EtherCAT总线协议转换网关案例

EtherCAT转CAN智能网关实现倍福CX5140嵌入式控制器与汇川MD300系列变频器通讯的配置案例
点击:11发布时间:2025-05-15

image1

一、项目背景

 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,锂电池作为核心部件的生产工艺面临严苛挑战。某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企业的模组装配生产线中,前端涂布机采用EtherCAT协议的倍福PLC进行高速同步控制,而后端电芯分选环节的电机驱动系统仍依赖CAN协议的汇川变频器。两种协议的兼容性问题导致设备间数据交互延迟高达500微秒,生产节拍无法统一,良品率波动超过8%,亟需通过协议转换技术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协同。

image2 

二、系统需求分析

1. 通信实时性:涂布机与分选机的同步控制需达到1ms级响应,确保极片涂布厚度误差小于±2μm;

2. 设备兼容性:保留现有汇川MD300变频器投资,同时接入倍福CX5140PLC的EtherCAT网络;

3. 数据完整性:实现电机转速、扭矩、温度等32个参数的双向透明传输,支持生产者/消费者通信模式;

4. 可维护性:通过网关配置工具实现参数在线调整,故障诊断时间缩短至10分钟内。

image3 

三、解决方案设计

采用远创智控EtherCAT转CAN协议转换网关构建异构网络桥梁,形成"倍福PLC(EtherCAT主站)→EtherCAT转CAN协议转换网关→汇川变频器(CAN从站)"的三级架构。网关在EtherCAT侧作为从站,支持最大500字节/周期的数据吞吐;在CAN侧作为主站,兼容CAN2.0B协议,波特率动态配置为500kbit/s。系统拓扑图中,网关通过RJ45接口与PLC的EtherCAT端口直连,CAN总线采用双绞屏蔽线连接变频器,终端电阻配置为120Ω。

image4 

四、核心设备选型

1. EtherCAT主站PLC:倍福CX5140嵌入式控制器,搭载IntelAtomE3845四核处理器,内置双EtherCAT主站接口,支持TwinCAT3实时操作系统。其多任务处理能力可同时运行运动控制、逻辑控制和数据采集任务,满足涂布机1ms控制周期需求。

2. CAN协议变频器:汇川MD300系列矢量变频器,支持CANopenDS403驱动配置文件,内置PID控制器和制动单元。通过设置P0.02参数为12(CANopen模式),实现与网关的即插即用连接。

3. 协议转换网关EtherCAT转CAN协议转换网关,支持ESI文件自动生成,提供500字节输入/输出缓冲区,支持256条CAN报文。其LED状态指示灯可实时显示EtherCAT链路(ECT灯)和CAN通信(RUN灯)状态。

image5 

五、系统配置与调试

1. 硬件连接

EtherCAT转CAN协议转换网关EtherCAT接口与CX5140的X1端口连接,CAN_H/CAN_L分别接入MD300的CAN+和CAN-端子;

使用24V直流电源为网关供电,确保电压波动在±5%范围内。

2. 软件配置

TwinCAT3中导入网关ESI文件,自动生成EtherCAT从站设备描述。配置从站地址为0x02,映射PDO输入输出缓冲区至PLC变量;

通过汇川INOVANCEWorkBench软件设置变频器节点ID为3,波特率500kbit/s,映射控制字(COBID0x604)和状态字(COBID0x584)至网关的CAN通信缓冲区。

3. 功能调试

编写PLC程序实现三段式速度控制:涂布阶段50Hz恒速运行,换卷时以S曲线降速至5Hz,故障时触发急停;

通过网关配置工具监测CAN总线负载率,优化报文发送周期至2ms,确保数据传输延迟小于100微秒。

image6 

六、实施效果验证

1. 性能指标

通信延迟从改造前的500微秒降至85微秒,满足涂布机同步控制要求;

系统负载率稳定在18%以下,CAN总线误码率低于0.0001%。

2. 生产效益

良品率从91.2%提升至96.7%,年减少次品损失约1200万元;

设备综合效率(OEE)从72%提高至89%,单条产线日产能增加15%。

3. 维护优化

通过网关诊断工具可实时监控变频器温度、电流等参数,预测性维护使停机时间减少40%;

支持远程固件升级,网关软件更新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15分钟。

image7 

七、行业应用价值

本案例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提供了协议融合的典型范式。CAN转EtherCAT协议转换网关网关通过精准的协议转换技术,在保留现有设备投资的前提下,实现了EtherCAT高速实时性与CAN设备低成本优势的完美结合。据行业分析机构预测,到202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电池产线的协议转换市场规模将突破15亿美元,类似解决方案在电芯卷绕、模组焊接等环节的推广,将加速智能制造在新能源领域的落地进程。未来,随着网关对TSN(时间敏感网络)的支持,可进一步实现跨车间级的设备协同,推动电池生产向工业4.0迈进。

(具体内容配置过程及其他相关咨询可联系付工。)


分享到: